誤吞異物|食餃子驚見咬中4cm長注射針頭 餐廳:給豬打預防針時殘留

食用安全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7 14:02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7 15:31

分享:

分享:

食餃子驚見咬中4cm長注射針頭,餐廳:給豬打預防針時殘留。

【食用安全/餃子/注射針頭/豬肉/誤吞異物】出街外膳時,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,避免小朋友誤吞異物。近日,内地一名女子帶孩子到餃子店吃餃子,不料途中孩子突然狂喊不止,竟發現其咬中了一支注射針頭,王女士於是急忙帶孩子到醫院化驗。而店方對此回應,表示針頭應是給豬打預防針時,斷裂殘留在豬體內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據《大皖新聞》報道,王女士上周三(12日)晚上,帶著5歲的孩子前往一間餃子店用餐,當時一共點了4份餃子,包括薺菜鮮肉餃子、白菜肉餃子、香菇肉餃子及蝦三鮮餃子。

未料,在吃薺菜鮮肉餃子時,王女士的孩子突然嚎啕大哭。起初,王女士以為小朋友只是不小心咬到了舌頭,趕緊上前查看,結果竟從孩子門牙邊拔出一支長3至4厘米、疑似是注射針頭的針管,且針頭粗大而尖銳。

王女士表示,事發近1小時後店長才來到現場,由於她擔心針頭帶有病毒或細菌,於是她便聯同店長一起帶孩子到醫院化驗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事後,涉事店長回應表示,該針頭應該是給豬打預防針時,針管斷裂,繼而殘留在豬的體內,願意積極配合賠償。店長強調,「對於為何一根3、4厘米長的針管在加工後會出現在餃子餡中,還是頭一次遇到」。而他表示,供應商進口的全部是前腿肉,絕對不會使用槽頭肉(淋巴肉)。

王女士事後在網上翻查資料,給豬打針,應該都是會打在豬的頸部位置,說明肉餡可能是來自豬頸肉,也就是槽頭肉(又稱淋巴肉);而非店家標榜宣稱的前腿肉。當地執法部門在周五(14日)表示已接獲該宗投訴,並指將派執法人員到場核實情況。

專家拆解豬肉打針迷思

據了解,「槽頭肉」是指豬頭與軀幹連接部位的肉,因為含有大量淋巴結、脂肪瘤和甲狀腺,屬於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位,是豬肉中公認品質差、價格低的部位。根據內地法規,生豬屠宰後必須經過整修,並去除可視病變淋巴結、摘除腎上腺和殘留甲狀腺才可上市銷售。

有「美女刀神」之稱的豬肉切割員許穎欣曾表示,豬有淋巴核的存在純屬正常,非由打針導致,亦不存在豬的個別部位特別毒的問題:

若豬隻有毒,則整隻豬「染毒」的程度都會一樣。

她補充,現在豬隻打針,一般都是打預防針,並會在藥效減退,確保無殘留藥力才會出售;而且打針亦不一定要打豬頸位置,反而打豬背或臀部更容易。

即使有不良商人想為豬肉「加工」,現時亦已進化到在飼料入手,如使用「瘦肉精」等,根本甚少要打針。

她又指,豬肉流出市面前,會經過食環署嚴謹的驗尿檢測,市民可放心進食豬肉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